在近期的联合国大会上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:他公开提议,是时候对联合国安理会进行结构性改革了,应该在现有的“五常”基础上“加位子”,让印度和巴西成为新的常任理事国。
这一“五常变七常”的惊人构想,瞬间搅动了本已波诡云谲的国际政治池水。
然而,令人玩味的是,在这场可能颠覆现有国际秩序的提议面前,平日里激烈博弈的中国和美国,其反应却似乎显现出一种罕见的、心照不宣的一致。这究竟是巧合,还是大国之间基于核心利益的必然选择?
5常变7常?
拉夫罗夫的提议,绝非一次即兴发言,而是俄罗斯在当前困局下精心打出的一张外交牌。
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承受着来自西方的巨大压力,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。安理会内部,美、英、法“三常”的联手施压,更是让俄罗斯如芒在背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莫斯科迫切需要寻找突破口,而拉拢“全球南方”国家,便成了其“围魏救赵”的核心策略。
俄罗斯的算盘打得很精明。
展开剩余79%通过高调支持印度和巴西这两个分别代表南亚和南美的新兴大国“入常”,俄罗斯一举多得。
首先,这是在向“全球南方”世界示好,将自己塑造成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代言人,从而巩固和拓展自己的“朋友圈”,对抗西方的话语霸权。
其次,一旦印、巴成功“入常”,安理会的权力天平将不可避免地向发展中国家倾斜,西方的主导地位将被稀释,俄罗斯所面临的压力自然会减轻。
最后,即便此事最终不成,俄罗斯也通过这一姿态性表演,成功加强了与印度、巴西的战略伙伴关系,同时也巧妙地将皮球踢给了西方,暴露出其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的双重标准。
然而,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异常骨感。
俄罗斯的宏大构想,首先就撞上了美国这堵最坚硬的墙。
就在拉夫罗夫话音刚落不久,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便毫不客气地放话,声称印度和巴西“需要被修理”,并警告两国如果想继续向美国出口商品,就必须顺从美国的意志。
这番言论,几乎等同于一份公开的“否决声明”。
紧随其后的,是美国对印度采购俄油的行为加征高达50%的惩罚性关税,以及对巴西多种出口产品挥舞的关税大棒。
美国的态度,看似矛盾,实则逻辑清晰。
表面上,美国一直将印度奉为“印太战略”的基石,希望它在遏制中国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。但这种“倚重”是有前提的——印度只能是“棋子”,而绝不能成为“棋手”。
美国绝不允许一个拥有否-决-权的印度,在国际事务中与自己平起平坐,从而掣肘其全球战略。
同样,对于被其视为“后花园”的拉丁美-洲,美国更不可能容忍一个强大的巴西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身份,挑战其在该地区的传统影响力。
说到底,安理会的一票否决权,是美国维护其全球霸权的“压舱石”,是它干预国际事务、维护自身利益的终极工具。
分享这一权力,无异于自断臂膀,这是华盛顿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的。
那么,中国的立场又如何呢?面对俄罗斯的提议,中国的态度显得审慎而富有层次。
中美罕见一致
从原则上讲,中国一贯支持安理会改革,并主张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。然而,具体到印度和巴西这两个候选国,中国的态度却有所区别。
对于巴西,中方的态度相对开放和温和。
中巴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地缘政治冲突,两国同为金砖国家,经济合作日益紧密。巴西的“入常”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增强“全球南方”力量的愿景。
但对于印度,中国的立场则要复杂和警惕得多。中印之间悬而未决的边境争端,是两国关系中绕不开的结构性矛盾。
近年来,印度深度参与美国主导的“印太战略”,在地区安全问题上时常与中国发生摩擦。
北京有充分的理由担忧,一个手握否决权的印度,可能会在未来的国际博弈中,成为牵制甚至对抗中国的工具。
因此,在这些核心关切得到妥善解决之前,中国很难对印度的“入常”请求予以支持。
至此,一个有趣的局面出现了。
尽管出发点和战略考量截然不同——美国是出于维护自身霸权,担心权力被稀释;中国则是出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地缘战略平衡,警惕潜在的对手——但在“不希望印度此刻入常”这一点上,中美两国的立场却罕见地达成了一致。
这种“殊途同归”,恰恰反映了安理会改革背后极其复杂的利益纠葛。
事实上,安理会扩员的难度,远不止中美两国的保留态度。从历史法理上看,“五常”地位是二战胜利果实的直接体现。
印度在二战时甚至尚未独立,而巴西的贡献也相对有限,其“入常”的历史依据本就存在争议。
从程序上看,任何对《联合国宪章》的修改,都必须得到包括所有常任理事国在内的绝大多数成员国同意,门槛之高近乎不可能。此外,地区内部的矛盾也同样激烈。
巴基斯坦绝不会同意印度“入常”,而阿根廷和智利也对巴西的“上位”心存芥蒂。
因此,俄罗斯的“七常”提议,从一开始就更像是一场高明的外交博弈,而非一个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。
它成功地试探了各方底线,暴露了美国的霸权逻辑,巩固了与伙伴的关系,也给中国出了一道需要审慎作答的考题。
而中美两国看似一致的立场,则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国际政治现实:在涉及权力核心的结构性变革面前,任何国家都会将自身的根本利益置于首位。
安理会的“位子”从来都不是轻易能“加”的,它背后牵动的,是整个世界力量格局的重新洗牌。
发布于:河南省高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